2008-10-11

摘抄:什么是次贷危机

转帖摘抄自“全球金融风暴 中国股市能否独善其身?”这一篇写得简单明白,连我都差不多看懂了个大概。

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,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?有一些专家称: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“杠杆”交易;另一些专家指出: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(Credit Default Swap, CDS)。那么,次贷,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?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?

一、杠杆。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,采用20-30倍杠杆操作,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,30倍杠杆就是900亿。也就是说,这个银行A以 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,假如投资盈利5%,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,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,这是150%的暴利。反过来,假如投资亏损5%,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。

二、CDS合同。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,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,银行不运行这样的冒险操作。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,把杠杆投资拿去做“保险”,这种保险就叫 CDS。比如,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。机构B帮机构A的贷款做了个“违约保险”,这样机构A只要每年按时付给机构B一笔可观的保险费,从而把高风险转嫁给了机构B。但机构B也不是随意接这样的业务,在经统计分析后发现违约的可能性不到1%,这样一来,业务做得越多,即使有少数几家违约,其利润也十分可观,因此A和B都觉得这个交易对双方都有利,即成交。

三、CDS市场。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,C在旁边眼红了。C建议按一定的价格接下所有的单子,这对于B而言毫无风险而且收益马上兑现,则立即成交。就这样,所有的CDS合同被流入到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。此时的C又做了一笔交易,它把从这些CDS合同打包成“原始股”挂牌出售,此时,D看到一算有利可图成交,就这样,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,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。

四、次贷。以上A,B,C,D都在赚大钱,但这些钱到底是从那里冒出来的呢?从根本上说,这么钱主要来自于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。市场普遍说明,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。但有部分专业人士观点颇不同,则认为,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。这些人的经济实力其实只够买一套住房,但是抵御不了房价快速上涨的诱惑,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,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,贷款买投资房。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%-9%以上,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,于是乎他们又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,借钱付利息,就这样空手套白狼。接下来,高兴的是A,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;B也很高兴,市场违约率很低,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;后面的C,D,E,F等等都跟着赚钱。

五、次贷危机。房价涨到一定程度涨不上去了,而后面也没有人接盘。此时A,B,C,D暂时还不急,最急的是最后一个接手CDS的人E,还没来得及转手,突然接到消息,这批CDS被降级,其违约率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%到2%。如果按违约所要支付的保险金以及收购CDS的费用,此时E濒临倒闭。

六、金融危机。真正的问题来了,一旦E倒闭,那么A花费买的保险就泡了汤,更糟糕的是,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,根据前面的分析,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。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。除了A之外,还有A2,A3,...,A20,统统要准备倒闭。如此类推,造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窘境。

展开全篇文章...

2008-10-03

DELL电话购物体验

自从听说“零库存”,我就听说了戴尔电脑。那大概是我刚刚进大学的时候了。我当时的想法是,其实零库存也没有什么不容易的,这和麦当劳的外卖一样。只要满足两个条件,就可以被顾客接受:1,标准化。也就是不用顾客挑挑拣拣,就像每一个麦辣鸡翅汉堡都一模一样。这对计算机工业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;2,合理的递送时间。无论是理性的购买人还是冲动的购买人都希望,自己点的汉堡午餐不能直到晚上才送来。没有想到,据说DELL在中国的PC零库存直销业务算不得特别成功——许多实体店都摆着DELL的计算机,而且听说DELL还开了体验中心。这一切都不像是我想象中的“零库存”。

这几天终于有机会试用了一次。感觉体验不错,7分吧。13分钟就可以买到一台电脑,信用卡付账。很方便快捷。电脑投递到门。不满意的地方有:

1.网站里的投递城市很有限,打了服务电话以后才知道还可以投递到其他的城市。
2.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实在是不符合国情,国庆节几天打电话,都是语音留言,说工作人员休假去了。平时的晚上过了工作时间也是一样的语音留言。打了之后工作人员不回电。
3.货物递送之后,没有来自dell的确认收获步骤。这比起许多化妆品的售后差了不少。

不管怎样,货还不错。希望dell中国有人能看到这些意见,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服务。

展开全篇文章...